兴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兴安盟教师发展中心

>网站首页>>内容详情

关于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培训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4-11 15:08 发布单位: 兴安盟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327 【公开】


 

兴教发字[2022]96号

 

 

发《关于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培训暨<中外历史纲要上>设计与指导备课会的补充通知》的通知 

 

各旗县市教研部门、普通高中: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关于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培训暨<中外历史纲要上>设计与指导备课会的补充通知》(内教研发【2022】57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按文件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培训。

 

 

附件:

《关于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培训暨<中外历史纲要上>设计与指导备课会的补充通知》

 

 

兴安盟教师发展中心     

二〇二二年八月五日

 

 

                          

附件:

                  

内教研发〔2022〕57号                                                      

关于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培训暨《中外历史纲要上》

设计与指导备课会的补充通知

 

各盟市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原定于2022年8月6日-10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培训暨必修教材教学设计与指导备课会,因受疫情影响,经研究,改为线上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时间:8月10—12日

二、培训日程安排


时间安排

课程内容

培训形式

8月10日

上午

开班仪式

戴羽明《高中统编教材的结构设计与教学实施》

专家讲座

8月10日

下午

邢新宝《规划单元教学建议》

专家讲座

8月11日

上午

张帆《中国古代史内容解析》

专家讲座

8月11日

唐志刚《单元教学设计实操指导》

单爱民《推进教学改进的建议》

讲座、实操

8月12日

上午

教研员组织本地区参训教师实操

工作坊

8月12日

下午

1. 部分参训教师线上教学设计展示

2.培训总结

工作坊



各盟市、旗县历史教研员、名师工作坊成员,以及2022年秋季开学新高一全体任课教师。
三、参训人员

四、参训方式

观看方式一

电脑PC端:

登录“内蒙古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观看(无需账号登录)

http://www.nmgjyyun.cn/ 点击上方“同频互动”选择“教学教研”下拉至教研直播,在对应时间选择需要观看的课程活动即可。

观看方式二

手机端:

关注“内蒙古教研”微信公众号 点击下方“同频直播”在对应时间选择需要观看的课程活动观看即可。


QQ截图20230411152622.png


 

 

五、具体要求

(一)各盟市教研室要认真落实,负责通知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教研员准时参会。

(二)参加培训的教研员、骨干教师要准备好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统编历史教材(必修上册)。

(三)盟市教研员提前组织本地区教师建立工作群,8月12日上午组织本地区教师进行线上单元教学设计实操。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2022年8月5日

 

 

 

 

附件1  

培训专家介绍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蒙元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合著《元代文化史》,合作点校《元典章》,合作主编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戴羽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历史学科室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组协同主持人。

邢新宝,石家庄市历史教研员,河北师大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中心特聘研究员,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标准研制项目(历史)核心成员,北京大学国培计划历史远程培训专家,人民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组成员、兼职教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历史专家组成员,河北省全员远程培训历史学科专家组组长,在《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唐志刚高级教师,赤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历史教研员,赤峰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导师。主持多项市省级课题,并在《中学政史地》等杂志发表多篇有关历史教育教学的论文;主编《从教材到教学——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外历史纲要》(上)》,曾参与编写《三一设计历史》、《金版教程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历史(通史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等教学参考资料。所带班级曾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班集体,多名考入清北等双一流大学。

  

 

 

 

附件2           单元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指导者


课程标准模块


使用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单元课时数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可以是单元名称,或者参考单元名称改造为更加体现意义和价值的主题名称。

主题概述

概述主题的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育人价值等。

主题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经验。着眼单元整体描述学情,如果可能,建议采用经验和数据相结合方式。

学习条件支持

简要说明或者列出学习环境的整体要求,如实验设备器材、桌椅摆放、黑板、多媒体设备、智能终端等(物理环境)以及数字资源、软件工具、网络平台等(虚拟环境)等。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应该整体涵盖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单元是整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位)。

可以采用素养整合方式描述学习目标,一条目标可以对应多个素养,并在对应关系说明栏目中简要说明目标对应的主要素养

目标尽可能可测,关联核心素养或学业质量水平。

三、各课时学习目标(聚焦课时内容,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学习符合学科要求

学习目标解析(明确各学习目标达成之后,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评价方式。)

第1课时



第2课时



······



四、各课时任务设计及学习活动(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活动1

呈现任务/活动名称,概述任务/活动的内容、过程、环境等,标注与目标关联。

任务/活动2

任务/活动3

······

第2课时

任务/活动1


任务/活动2

任务/活动3

······

······


五、单元学习评价设计(教师或同伴对学生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

(备注:方案1、方案2选择其一)

需要评价的活动

方案1:针对任务/活动描述

活动A名称

依据单元学习目标,针对挑战性学习任务/活动,呈现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赋值方法等。

评价内容选择和评价指标设计时,无需面面俱到,尽可能抓住关键,倡导伴随学习任务/活动的评价。

活动B名称

活动C名称

······

评价要素

方案2: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简述单元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简述针对单元评价内容的关键表现

评价方法

简述针对单元评价内容或者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

赋值方法

简述针对评价内容或者评价指标的赋值方法与标准

五、单元作业设计

可以是各课时作业的汇总或者单元学业评价(单元结束后的测试)。

单元作业设计需要体现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

单元作业设计要关注实践性、综合性及长周期作业。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基于各课时反思性教学改进,汇总形成单元反思性教学改进设想。

明确主要经验或者需改进的方面。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

图示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习目标、核心问题串、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任务以及课时数的对应关系。











附件3         课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第*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可用结构图示呈现)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3.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4.学习重点难点


5.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6.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

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

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或

评价目标

环节一

内容1.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1)(2)

学生任务1.

学生学习活动:

(内容?可能只有意图,无目标的评价)

内容2.

教师活动:(1)(2)

学生任务2.

学生学习活动:

(通过学生完成任务2,为达成目标?)

小结:


(阶段性总结,根据实际来确定,可无)

环节二

内容3.

教师:(1)(2)(3)

学生任务3.

学生学习活动:

(通过学生完成任务3,为达成目标?)




……

内容4.

活动和任务涵盖:

为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或任务;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程度而设计的活动或任务。

(检测目标?)

内容5.


(检测目标?和?)

课堂小结




7.板书设计

(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附件4            学习任务单模板

 

学科:      年级:    

【学习目标】我该学什么?

 

【重点难点】

 

【学法提示】我该如何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要求进行具体指导。

 

【学习材料】分层次阶梯式设置学习活动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学习知识,训练思维、体验、感悟。

 

【学习过程】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每个环节要求预设时间)

 

【达标检测】我学会了吗?设计达标检测练习和巩固、拓展、提升学习内容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拓展延伸】设计进一步学习需要思考的问题,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附件5              课堂教学评价表

盟市:             旗(县/区):           学校:              班级

维度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结果(打√)

A

B

C

教师

备课

课时

备课

1.全面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




2.教学目标设定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结合。




3.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元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标引领

1.教学目标、要求表达准确。




教  学

2.普通话教学流畅标准。




3.教态亲切,精神饱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




4.合理熟练使用教具和网络媒体。




5.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教学思路清晰。




6.能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具体指导。




7.学生的思考时间或小组团队探究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8.板书设计合理规范,书写工整。




诊断反馈

9.课堂练习适中,有针对性。




 

 

准备

1.组织好课前预习的各项活动。




兴趣

2.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专注度、投入程度高。




互动

3.参加小组讨论、发表看法,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




自主

4.自主学习、学习效度及自我管理按需安排。




达成

5.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6.主动修改错误,开展自我反思。




课前

1.评价全体学生完成预习情况。




课中

2.评价参与度、任务达成等。




3.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4.设计口头或书面练习活动评价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课后

 

5.布置口头或书面作业,明确完成作业所需时间。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信息代码:蒙ICP备202100127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