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召开2018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展示交流会
- 兴安盟电化教育馆
- 2018-12-05 14:33
- 阅读 18936
兴安盟电教馆组织盟直、旗县市电教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学科教师参加了2018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展示交流会。
2018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了2018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展示交流与培训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馆长田永健回顾了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举办三年来取得的成效,要求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切实将创新应用活动抓好抓实;要注重发挥自治区和盟市教育云平台的作用,依托云平台开展创新应用活动;2019年,自治区还要加大此项活动的推广力度,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参与,共同推进自治区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大会邀请了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林冬青,作了题为《新媒体 新技术 新实践: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方法》的专题讲座。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张彦春,对2018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活动中,各盟市推送课例作品数据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该项活动中兴安盟电教馆组织学科教师通过自治区教育云平台上报课例70节。经过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作品汇总、专家评审、教师现场说课等过程,最终兴安盟入选课例一等奖2节,二等奖3节,三等奖5节。
通过我盟入选的10节课可以看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教学,利用电子白板交互功能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充分利用白板的互动优势开展教学活动等。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展示了我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法和学法所取得的成果。
本次活动中兴安盟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副校长于雪峰以《信息技术助力学校创新发展》为题,作为学校典型案例参加了现场展示交流,参加现场展示交流的还有两个区县与3所中小学。作为中学组优秀课例现场交流的8个课例之一,兴安盟突泉县六户中学陈荧荧老师的《地形与地势》一课,进行了现场展示交流。
此次会议的召开,立足新媒体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集中展示了全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成果,为促进全区各地中小学信息化发展与应用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提供指导和借鉴。通过展示交流和研讨,明确和突出各级电教机构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极大推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引领和促进全区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全区盟市教育信息中心(电化教育馆)主任(馆长)座谈会,总结了2018年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研讨交流了2019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